• English
  • 繁體中文
  • English
  • 繁體中文
人生若如初見
2025

人生若如初見

A Love Never Lost (英文名)

《人生若如初見》是由王偉執導、江奇濤編劇的史詩劇,集結李現、春夏、魏大勛、朱亞文等實力派演員,自2025年5月13日於愛奇藝獨家首播。本劇以晚清庚子國變為背景,聚焦首批赴日留學青年的家國抉擇,歷經三年延播風波後終與觀眾見面,首播即登上平台熱播榜TOP3,豆瓣開分8.6,被譽為「近代青年覺醒三部曲」的收官之作。

0小時 45分鐘
2025 年 5 月 13 日
N/A
IMDb
平台
狀態
2025民國劇:李現×春夏×魏大勛演繹晚清留日青年的覺醒之路
人生若如初見
演職人員
  • 製作背景與延播歷程

    創作源起:本劇由華人文化集團與愛奇藝聯合出品,編劇江奇濤(代表作《亮劍》《人間正道是滄桑》)耗時五年打磨劇本,以1895-1912年間留日學生群體為切口,填補近代史題材的影視空白。

    波折上線:原定2022年7月18日於湖南衛視與愛奇藝同步播出,當日卻臨時改播《山海情》,網路平台雖短暫上線6集後又緊急撤下,官方聲明以「技術原因」延播。時隔三年重新定檔,刪減調整部分敏感歷史敘事,最終以40集版本面世。

    獎項肯定:2020年獲第五屆「指尖榜」年度最受矚目劇集大獎,2021年再奪金骨朵盛典「年度最受期待劇集」,並入選國家廣電總局「2018-2022百部重點電視劇」片單。

    劇情主軸:從東京到神州的家國史詩

    故事始於1901年《辛丑條約》簽訂後,清廷派遣貴族少年梁鄉(李現 飾)、革命黨楊凱之(魏大勛 飾)、北洋軍官李人駿(周游 飾)赴日就讀陸軍士官學校。航程中結識流亡革命者吳天白(朱亞文 飾)與進步女性謝菽紅(春夏 飾),五人於東京結義,卻在「君主立憲」「暴力革命」「軍事救國」等思潮碰撞中分道揚鑣。

    三大敘事支線:

    梁鄉的掙扎:歸國後試圖以軍事現代化挽救清廷,卻深陷袁世凱(李誠儒 飾)與攝政王載灃的權鬥,最終隱居天津反思帝制宿命。

    楊凱之的覺醒:從激進革命派蜕變為戍邊將領,於延吉之戰以「土雷陣」重創日軍,卻因朝廷妥協被迫停戰,壯志未酬下投身辛亥起義。

    謝菽紅的女性覺醒:突破封建枷鎖創辦女學,在吳天白犧牲後接棒革命火種,於武昌起義中組織醫療隊,成為新女性象徵。

    製作亮點:考據美學與時代還原

    場景重構:劇組耗資1.2億搭建東京振武學校、天津小站練兵場等300餘場景,其中「東京留學生會館辯論戲」還原1903年《革命軍》出版歷史現場,藏書目錄經史學家審核。

    服裝考證:李現的留日軍校制服參照北洋史料復刻,春夏的西洋裙裝融合明治時期和服元素,象徵文化交融。

    歷史彩蛋:劇中穿插秋瑾(吳越 飾)、蔡鍔(蘆芳生 飾)等真實人物,再現「鑒湖女俠就義」「雲南重九起義」等名場面。

    社會迴響:歷史敘事的當代共鳴

    本劇因「去臉譜化」角色塑造引發討論:

    李現演技突破:從貴族驕矜到幻滅頹唐,法庭自辯「保皇非愚忠,救國需破立」的獨白戲被譽為「近代版哈姆雷特」。

    爭議與反思:部分觀眾質疑「梁鄉保皇派」視角美化改良主義,編劇江奇濤回應「歷史進程容納多重選擇,失敗者亦是覺醒基石」。

    教育意義:四川農業大學等高校將劇中「留日學生辯論」片段納入思政課案例,探討青年使命。

    觀劇指南與深度看點

    版本差異:2025年版刪減原劇本中「八國聯軍暴行」及「東京同盟會成立」爭議段落,新增「梁鄉與秋瑾論道」原創劇情。

    推薦視角:若關注「思想交鋒」,必看第15集東京思潮辯論;若偏好「戰爭史詩」,第28集延吉之戰的長鏡頭調度不容錯過。

    歷史連結:劇中「振武學校」為蔣介石、閻錫山等真實人物母校,片尾字幕致謝日本早稻田大學史料館。

    《人生若如初見》以「青春為筆、熱血為墨」,在歷史裂變中書寫一代人的掙扎與覺醒。正如導演王偉所言:「這不是一部關於勝利的戲,而是關於選擇的代價與勇氣。」

  • 發布日期
    2025 年 5 月 13 日
發表評論

您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被公開。必填的地方已做標記 *

按 Enter / Return 開始搜尋或按 ESC 關閉。